
烽火赤焰万里情 Reds (1981)
首映:1981-12-03
语言:英语..等
时长: 195分钟
剧情简介
二十年代初期,响往共产主义的美国名记者约翰·雷德千方百计跑到十月革命之后的苏俄体验生活,追求理想的政治国度,并写出了轰动世界的报导文学《震动世界的十天》。然而,他最后对共产主义彻底失望,重回自由世界。
电影摘要:
第一幕:雷德和露易丝·布莱恩特在波特兰相遇。
第二幕:20世纪10年代在格林威治村的知识分子生活。雷德和露易丝被尤金·奥尼尔和艾玛·高曼等思想家吸引。
第三幕:雷德和露易丝接受俄国革命的影响。
第四幕:雷德试图在美国建立共产党。
第五幕:雷德来到俄国接受布尔什维克的帮助宣传社会主义。1920年雷德去世,年仅32岁。
五个部分充满了乱糟糟的争吵,换句话说,这很难让你对这段历史激起足够的兴趣。在第一部分,观众必须容忍长时间谄媚性的诱导。在这之后,则是雷德和露易丝一段奇怪的爱情:当他们彼此凝视,伴随着革命的高潮和八十年庸俗的音乐,这对恋人的爱情似乎也达到了顶点。第二部分似乎值得一看,事实上,如果影片在这个间断之前结束的话,会比现在这个版本好的多,因为工人运动造成的气氛足以充实这部电影。也许沃伦·比蒂想得太多了,而且多是西方社会对苏联幻觉式的认知,所以才造就了这只嘈杂的万花筒。
获奖情况
- 最佳导演 获奖 沃伦·比蒂
- 最佳摄影 获奖 维托里奥·斯托拉罗
- 最佳女配角 获奖 玛伦·斯塔普莱顿
- 最佳剪辑 提名 戴迪·艾伦 / 克雷格·麦凯
- 最佳影片 提名 沃伦·比蒂
- 最佳音响 提名 汤姆·弗莱施曼 / 西蒙·凯耶 / 迪克·沃里塞克
- 最佳女主角 提名 黛安·基顿
- 最佳男主角 提名 沃伦·比蒂
- 最佳男配角 提名 杰克·尼科尔森
- 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 特雷弗·格里菲思 / 沃伦·比蒂
- 最佳服装设计 提名 雪莉·拉塞尔
- 最佳艺术指导 提名 理查德·希尔伯特 / 迈克尔·塞尔顿
豆瓣短评

13
“四百万人民不是死于战争,而是死于无法起效的制度。”怀揣热情,想要改变世界的年轻人最终变成了一个囚徒,一个被利用的工具;而这一切,由不得自己做选择。“你杀死了异议,你就扼杀了革命。”革命就是异议,是让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愿。现实的破灭,他只想回家,然而结局只有死

16
大时代背景下的爱情悲剧,严酷无情的现实最终给理想主义者约翰·里德的一生都烙上了悲剧性的阴影。片子比较长,各部分的衔接也较差,但总体而言很感人,沃伦·比蒂非常卖力,为了这部电影瘦了30磅并患病,不过1982年的奥斯卡小金人是对他最好的肯定了。杰克·尼克尔森戏份不算多但绝不比比蒂差。

16
reds 和 the end of the affair 连续看,才会觉得同样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同样是偷男作家的汉,女愤青和女文青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1
实在太长……然后导致非常流水账……好像这类“史诗”电影也是流行过一阵的

8
“杰克,出租车在等你。”一个个人可能不是自私的,但是一个群体一定是自私的。我想理想主义者就是被利用的吧!

5
不是在微博上吐个槽发个嗲就叫激进派的,真正的激进派都是不要命的疯子.里根遇刺的同年,保守的会员们当然是投票给又挺犹又挺新教徒的<火战车>了,和去年<国王演讲>大胜一个理.哪部更经得住时间之沙,都用不着30年吧

双 2.06G

Revolution~只要一听到这个字,老子斗象打了鸡血一样激动,靠,必须是病啊!

66
中文名翻译的真猛啊

16
简介是乱写的

4
Warren Beatty的角色叫Jack,真正的Jack Nicholson和Diane Keaton原来三十年前就情怨难了。

13
还是叫《赤色分子》为好。三个多小时,视线始终无法离开。男主角从作家到活动家,女主角从反叛家庭到政治觉醒,每一步都清晰可见。一大特色是谁的单句越长谁的觉悟越高。

8
集体大合唱国际歌那段可以拍的更有感染力。

5
第五十四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女配角又是拿的莫名其妙

9
理想出于真诚,令人尊敬,值得同情。

9
美国左翼是全世界我最爱的思想人群,为理想奋斗一生,没极权,没压迫,没剥削,没特殊阶层,没利益集团,公平,自由,民主,政治纯粹,清明,理想破灭,人即死亡,作为理想主义者,看到老人沧桑的声音讲述美国左翼的过往时,感动的一塌糊涂,理想主义——永生不死

1
I recommend the 2006 25th year anniversary edition DVD. It contains a making-film documentary that gives the details of the process which is very valuable. The movie itself, I agree with the director, shows the progress of America, a most capitalism country.

3
(豆瓣简介写的啥玩意)7.8/10。1910s左右:共产主义活动家男主为推广(真正的)共产主义迎难而上奋斗一生的理想主义,以及他与逐渐觉醒成女权主义者的女主充满争吵与出轨但依然相爱的复杂爱情。影片剪辑精准娴熟,高水平的摄影美术颇有种史诗的厚重感,但作为传统故事片本片叙事较淡(也与不少破坏浸入的访谈(影片的历史与角色是真实情况改编)片段有关)+较拖,合起来扣1分。

2
因题材关系给4星。warren知道自己适合塑造衣衫褴褛,自我解嘲,时代负我的小英雄。难得顾全Diane扮演的女革命者视角,连次要人物尤金奥尼尔都好安静,痴情,可爱。被采访的当年同志回忆,you think they were socialists? a lot of them were just ideal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