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威廉•华莱士童年时,其父、苏格兰民族英雄马索•华莱士在与英军的斗争中牺牲,他开始接受父亲好友的指导,学习苏格兰文化和武术。青年华莱士(梅尔•吉布森)学成回到故乡,向美丽的少女梅伦求婚,不想梅伦被英军抢去且遭杀害。在广大村民“英雄之后”的呼声中,华莱士率众揭竿起义,并与苏格兰贵族罗伯结成联盟,但不久他发现,苏格兰贵族考虑的只是自身的利益。
英王为缓和局势,派伊莎贝拉(苏菲•玛索)前去和华莱士谈判,由于英王只想收买华莱士,根本不顾苏格兰人民的自由和平等,谈判失败,但这一切并不为伊莎贝拉所知。伊莎贝拉归国后发现事情真相,且知晓英王正策划阴招,忙送信给华莱士,而两人的爱情,也在战争与阴谋中悄然滋生。
获奖情况
- 最佳化妆 获奖 彼得·弗兰普顿 / 保罗·帕蒂森 / 洛伊斯·布尔维尔
- 最佳导演 获奖 梅尔·吉布森
- 最佳影片 获奖 艾伦·拉德二世 / 梅尔·吉布森 / 布鲁斯·戴维
- 最佳摄影 获奖 约翰·托尔
- 最佳音效剪辑 获奖 佩尔·霍尔伯格 / 朗·班德
- 最佳剪辑 提名 斯蒂夫·罗森布朗
- 最佳音响 提名 布莱恩·西蒙斯 / 斯科特·米兰 / 安娜·贝尔莫 / 安迪·尼尔森
- 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 兰道尔·华莱士
- 最佳服装设计 提名 查尔斯·诺德
- 剧情片最佳原创配乐 提名 詹姆斯·霍纳
- 电影类 最佳导演 获奖 梅尔·吉布森
- 电影类 最佳编剧 提名 兰道尔·华莱士
- 电影类 最佳剧情片 提名
- 电影类 最佳原创配乐 提名 詹姆斯·霍纳
- 电影奖 最佳摄影 获奖 约翰·托尔
- 电影奖 最佳音效 获奖 安娜·贝尔莫 / 布莱恩·西蒙斯 / 佩尔·霍尔伯格 / 斯科特·米兰 / 安迪·尼尔森 / 朗·班德
- 电影奖 最佳服装设计 获奖 查尔斯·诺德
- 电影奖 最佳导演 提名 梅尔·吉布森
- 电影奖 最佳摄影 提名 约翰·托尔
- 电影奖 最佳原创音乐 提名 詹姆斯·霍纳
- 电影奖 最佳艺术指导 提名 托马斯·E·桑德斯
- 电影奖 最佳化妆/发型 提名 彼得·弗兰普顿 / 保罗·帕蒂森 / 洛伊斯·布尔维尔
豆瓣短评

3435
一句“freedom”煽的我眼泪哗哗的

2059
有时候男人的一句嘶吼也可以让人流泪

3029
所有的人都会死,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活的有意义。

654
其实觉得一般来着

1460
那时候的史诗片拍的多好,90年代的大片就应该是这样的。

560
梅尔吉布森自导自演,斩获奥斯卡多项大奖。这部影片从史实角度看完全不及格,但从史诗角度看绝对堪称经典。童年苦情经历、爱情、复仇、战争、背叛、受刑等英雄片的元素齐集,配以高潮迭起的剧情和悠扬的苏格兰风笛,让人即使知道剧情与史实不符,也禁不住流泪。(8.5/10)

1510
Freedom!自由从未来得这么震撼心灵过~~

1003
freedom

448
综合一切娱乐元素的优秀电影。

598
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390
自由就是这么来的,可奴隶也是这么来的。

248
其中有一个场景很享受,大约是最后30分钟,华莱士的伙伴重新聚集力量,向其他人宣传华莱士召集士兵做战前准备,而华莱士独自一人登上高山顶峰,那一刻音乐背景画面以及心灵都异常的充实满足。因为这部电影爱上了苏格兰音乐,充满异域风情,风笛太好听了

210
我不为结局震撼或感动。电影行至2/3,我冷笑所谓的【一生一世的爱情】最后还不是被苏菲玛索折腰。然而在他死刑前,见到的最后一个影像——眼泪就这样不争气,诺言就是这样顶天立地。

498
被曲解的历史,詹姆斯霍纳的巅峰配乐

335
看了三遍,很好看。Freedom!!时间:2003

410
里程碑式的电影

218
苏格兰,风笛,为自由而战。

54
【北京电影节展映】一小撮别有用心的苏独份子,有组织有预谋地进行恐怖袭击分裂活动,破坏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咳说正经的。苏格兰民族英雄的故事,激烈的战斗场面,三小时的篇幅,和詹姆斯·霍纳的配乐,确实够史诗范。然而,疆场浴血奋战也好,美人投怀送抱也罢,都不如一句“Freedom!”来得震撼心魄

84
看到评论中有人指摘片中关于自由的呐喊过于简单幼稚,但这部电影不是为了论述自由,而是为了展现人类在某一信念下展现出的无上勇气,乃至无畏于强权和暴虐,无畏于威吓与酷刑,直至洞穿生命。这就是Bravehart。

79
想念苏格兰的风笛,还有古斯特灵桥边的那一旋水洼、一点细雨,远处是华莱士纪念塔,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