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故事 (1986)
首映:1986-05-30
语言:英语..等
时长: 97分钟
剧情简介
一转眼,方立群(王正方 饰)在美国已经生活了快三十年了,虽然生活已经全盘西化,但在朋友和上司的眼里,方立群始终都是“异类”。因为老板对华人的歧视,方立群一怒之下辞了职,带着老婆格蕾丝(沙龙·艾瓦伊 Sharon Iwai 饰)和儿子保罗(余朝汉 饰)回到了北京投奔姐姐方立敏(慎广兰 饰)和姐夫老赵(胡晓光 饰),两家人住在四合院里。
方莉莉(李勤勤 饰)是方立敏的女儿,和男友刘一达(王霄 饰)交往多时,两人正在备考英语,准备报考同一所大学。保罗和他们的年纪差不多,所以三人很快就玩到了一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那边厢,方立群和方立敏两家人,虽然有着迥异的个性和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却依旧相处得其乐融融。
豆瓣短评

32
1985年,中方和米高梅公司合拍、王正方导演的《北京故事》是个幽默活泼的片子,跟同时期的国产片不同,外国人眼中的北京胡同街坊、市井风俗、邻里关系、青年生活有一种难得的自然清新,精气神非常充沛,片子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探讨,比李安早了几年。李勤勤老师正当青春水嫩,王霄(已故)也风华正茂。

28
现在看起来,更像是纪录片。估计影片最初的动力来源于中美差异,而现在作为观者的感受,却是今天和昨天的差异,远胜于中美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

29
拥有一个异常响亮的片名 却没有给人以沉重感 相反把北京人故事说得玩味十足 80年代北京的四合院 街道气氛保留 也准确的反映出当时中国和美国文化的差异 这片子放到现在也不过时 该片还荣获了奥斯卡四项提名 这和导演王正方在中国和美国生活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有着一定的关系 大家有机会可以欣赏欣赏本片

15
与片中一样又快时隔30年了,看一看那时的北京满是怀念,提了一下消失了的北京城墙,进来和出走都不易,那是王正方的感慨,而对于我们没离开过北京的这一代呢,记忆仿佛都被时间冲刷了,唯有影像能唤起一些。金鸡百花老电影胶片。

20
我4岁以前的北京

10
台湾人眼中的北京。李勤勤在少女时代原来已经是个八婆,怪不得现在老了只能演蛮狠霸道又土鳖的婆婆。

16
Peter Wang瞅着猥琐了点,可眼神蔫有味道。骆玉笙的大鼓,白底红章的交警制服,保留下了80年代的北京风貌。没有贩卖文化差异,着重刻画的是浓浓的亲情和变革时代里淡淡的人生况味,看着舒坦。

21
1980s的电影今天看起来别有一种先锋气质。关于青春。北京城。中美文化碰撞。展现了大量当时北京的市民生活。既是有着导演自身影子的半自传性电影。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北京纪录片。导演王正方太传奇。男主角才华横溢一心追求艺术可惜英年早逝。演员除耐看的俊男美女以外。老人家也各有特点形象生动。

9
太好了这片子!怀念北京的味道~感觉全出来了,最早的一批海归人~推荐啊~炸酱面,老上海,四合院,喇叭裤,霹雳舞,蝙蝠衫,偏分头,老瓶儿可口可乐,骆玉笙的大鼓,葛存壮,Johnny Be Good~全有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别就是他们那边儿坐着大便,我们这边儿蹲着大便~

9
中美文化差异,家庭生活的交流与碰撞,拍摄的并不很高明,但非常有趣。修复的很好,能在电影里看到高清的八十年代北京风貌以及现场骆老的《击鼓骂曹》,加一星。

4
生活是要继续的,只是不同环境里的继续方式并不相同。老一辈的人凭依着文化符码带来的安全感和inner peace(错学的气功招式与不合身的旗袍),年轻人却更纯粹——Paul只想着赢下比赛,很纳闷为什么中国人觉得他太美国化,而美国人又觉得他太中国化,他只想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教表妹保护个人隐私,排队礼让结果没能挤上公车)。每个夏天都是一场梦,银锭桥再也望不清西山

8
3.5 读过王正方一本《說電影》,说的都是大实话。他的电影也是第一次看,倒没有这么大实话了,华人眼中的中国。那个时候的北京真美好,什么东西都能接纳,都能玩儿,同时也有几多恨,几多惋惜。(姐夫那选角造型有点好笑,不太懂他们那电热毯怎么会弄得冒烟。)另一方面,这也是一部“失业生”。

10
北京青年浓眉毛,
鲜红背心蓝短裤,
北京城墙哪去了?
击鼓骂曹骆玉笙

3
三半,属于北京街头遗迹片。王正方腔调真是特别好。王霄青涩一枚,尚未看得出日后“医生”的绝色,已经去世十五年,唏嘘。故事线简简单单,甚至缺少起伏,乒乓球有一点点刻意弘扬“祖国”,这种期许是那个年代真诚的愿望。女人不在场,男人谈性病,menopause very active。两位母亲之间交错语言的哑剧真棒,全片同期声也很好。

8
修复的不错,看了眼那个时候的北京。

2
相当不错,非常难得的80年代北京影像,比中国人拍得更有京味儿。

1
太有意思了,笑得我咯咯咯咯地。不仅保留了非常强烈的时代印记,都市风光,人的面貌,而且这个故事也讲得方方正正很有章法,简单但细节很多,看得出对人文冲突的体察并真正融入了人情味。小青年们有生硬的一面又有特别鲜活的一面,长辈们也形象鲜明很有故事,谁都不是平板,谁都既有小市民的局限又有可爱大度的面貌,真是鲜活;王正方的那口味道古怪的京片子太好玩了,又正又不正,真是在身上各种文化融合的综合体,他居然是导演,完全没想到,准备找他的书来看看。乒乓球真是笑死了,DNA动了,教练都那么自然,最后用各种镜头语言去表达赛事激烈,真是太拼了,喜欢这种用镜头拍电影的片子。格外好评最后居然放了这段大鼓书的全本,真是太可贵了,用电影记录时代的典范。

2
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虽然不免“标签化”,但故事与人物,仍是有趣的、生动的、亲切的。导演王正方曾出演《英雄本色2》《半边人》等港片,更是王颖处女作《寻人》的男一号,而他也曾是工程师,其电影生涯与杨德昌有异曲同工之妙。

3
好喜欢小时候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