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时代 Boyhood (2014)
首映:2014-01-19
语言:英语..等
时长: 165分钟
剧情简介
本片讲述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花了12年时间来完成这部作品。它仔细描画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及其父母亲各个方面的变化,可以让观众细致入微地体会岁月流逝的痕迹。为了不打扰主演艾拉·萨尔蒙的正常生活,拍摄均在他暑假期间的简短时间内完成。
获奖情况
- 最佳女配角 获奖 帕特丽夏·阿奎特
- 最佳剪辑 提名 桑德拉·阿代尔
- 最佳导演 提名 理查德·林克莱特
- 最佳影片 提名 凯瑟琳·萨瑟兰 / 理查德·林克莱特
- 最佳男配角 提名 伊桑·霍克
- 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 理查德·林克莱特
- 电影类 最佳导演 获奖 理查德·林克莱特
- 电影类 最佳剧情片 获奖
- 电影类 最佳女配角 获奖 帕特丽夏·阿奎特
- 电影类 最佳编剧 提名 理查德·林克莱特
- 电影类 最佳男配角 提名 伊桑·霍克
- 最佳电影导演 提名 理查德·林克莱特
- 电影奖 最佳女配角 获奖 帕特丽夏·阿奎特
- 电影奖 最佳群戏 提名
- 电影奖 最佳男配角 提名 伊桑·霍克
- 电影奖 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 理查德·林克莱特
- 最佳导演 获奖 理查德·林克莱特
- 最佳女配角 获奖 帕特丽夏·阿奎特
- 最佳剪辑 提名 桑德拉·阿代尔
- 最佳影片 提名
- 最佳男配角 提名 伊桑·霍克
- 最佳导演 获奖 理查德·林克莱特
- 最佳女配角 获奖 帕特丽夏·阿奎特
- 最佳剪辑 提名 桑德拉·阿代尔
- 最佳影片 提名
- 最佳男配角 提名 伊桑·霍克
- 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 理查德·林克莱特
- 最佳导演 获奖 理查德·林克莱特
- 最佳影片 获奖
- 最佳女配角 获奖 帕特丽夏·阿奎特
- 最佳剪辑 提名 桑德拉·阿代尔
- 最佳男配角 提名 伊桑·霍克
- 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 理查德·林克莱特
- 最具潜力演员 提名 埃拉·科尔特兰
- 最佳剪辑 获奖 桑德拉·阿代尔
- 最佳导演 获奖 理查德·林克莱特
- 最佳影片 获奖
- 最佳女主角 获奖 帕特丽夏·阿奎特
- 最佳剧本 获奖 理查德·林克莱特
- 最佳剪辑 获奖 桑德拉·阿代尔
- 最佳导演 获奖 理查德·林克莱特
- 最佳影片 获奖
- 最佳群像表演 获奖 伊桑·霍克 / 罗蕾莱·林克莱特 / 埃拉·科尔特兰 / 帕特丽夏·阿奎特
- 最佳导演 获奖 理查德·林克莱特
- 最佳影片 获奖
- 最佳女配角 获奖 帕特丽夏·阿奎特
- 最佳剪辑 提名 桑德拉·阿代尔
- 最佳群戏 提名 伊桑·霍克 / 罗蕾莱·林克莱特 / 埃拉·科尔特兰 / 帕特丽夏·阿奎特
- 最佳青少年表演 获奖 埃拉·科尔特兰
- 最佳男配角 提名 伊桑·霍克
- 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 理查德·林克莱特
- 年度佳片 获奖
- 观众选择奖 获奖 约翰·斯洛斯 / 乔纳森·塞林 / 理查德·林克莱特
- 最佳影片 提名 约翰·斯洛斯 / 乔纳森·塞林 / 理查德·林克莱特
- 最佳女演员 提名 帕特丽夏·阿奎特
- 最佳男演员 提名 伊桑·霍克
- 年度突破演员 提名 埃拉·科尔特兰
- 最佳外国独立电影 获奖
- 年度佳片 获奖
- 最佳导演 获奖 理查德·林克莱特
- 最佳影片 获奖
- 最佳女配角 获奖 帕特丽夏·阿奎特
- 银熊奖 最佳导演 获奖 理查德·林克莱特
- 主竞赛单元 金熊奖 提名 理查德·林克莱特
豆瓣短评

654
虽然过程不难看,但打着连拍12年的噱头,也只能拍出流水账了

3383
这就是「美国电影」,而不是「好莱坞电影」。不过那么多给5星的……其实导演要是够长寿的话,还可以接着拍《青年时代》、《中年时代》,最后汇总成三部曲《光荣与梦想:美国人的时代》。

400
喜欢看《爱在》的人并不一定会喜欢看这部,略平淡,反高潮,2小时45分钟显得漫长,结尾10分钟最好。拍了12年,很难体会到时间的流失和生命的味道,感觉自己离这个世界好远,未能感同身受。但依然爱林克莱特、爱《爱在》系列,爱伊桑·霍克。

1906
justin bieber成长记录...

1024
……小孩往后越长越像Ethan Hawke,谁负责的Cast简直是神

1761
简单与波澜不惊,去感受时间流逝。只有重新回顾整个故事,才会发现其中的精彩与奇妙,一如时间本身的魔力。就好像无需特效与化妆,角色却在不到三个小时里长大、变老。这一切的奇妙,都像影片最初的想法,压缩时间,留住时间的痕迹,从而去感受生命的奇妙。当男孩再次启程,不是结局,是新的开始……

631
好吧,哥只能说自己的青少年和普通美国青少年完全不同。 另外母亲的角色实在让嘘唏,胜过儿子的角色。

1213
林克莱特能在琐碎叙事中捕捉隽永,拍的云淡风轻,没有心灵鸡汤,毫无做作油腻,全是平凡生活中真实的细腻,尽管不能像美国人那么有代入感,却也能感动于父亲的歌谣和母亲的落寞,并沉迷于能够通过这些moment来经历另一人生的电影魔力,导致四刷后依旧无法自拔。

469
观影过程很轻松,不觉得160分钟漫长,生活中的琐碎片段日积月累,变成了长达12年的boyhood。厉害之处是展示了时间的力量,让其他关于成长的电影看起来只是过家家。不过话说回来,也并不觉得有那么神。

411
很一般。除了那个时间噱头外,并无过人之处。当然一部电影有这样一个噱头可能也就够了。

468
小男主简直斯嘉丽约翰逊亲儿子啊你们绝不觉得

829
昨天刚有记者抱怨自己青春很短,还要被各种无聊的漫长电影耽误生命,奉劝这些导演,自娱自乐的东西就留在家里自己看看玩吧。可今天林克莱特这部同样漫长(甚至长达12年)的电影,又让人体验到了电影的致命魅力。它甚至超越黎明日落午夜系列,超越米哈尔科夫的安娜,成为与7 UP并置的可泣生命。

422
世界在流转,男孩在长大。跨越12年的拍摄让观众在两个多小时与这个家庭如此真切的一起成长。每次疲惫迷茫缺爱,还好有林克莱特让你重新启程。The moment seizes you. The moment is now.

116
亲爱的理查德同志,你这片,多找几个演员,仨月就拍好了

194
这样事无巨细流水账的拍法,不是蒙太奇的精神。

54
这一刻抓住了我们,大本德河谷浓郁的晚霞中,那点题的一句话让故事隽永。倏然想起开始的时候男孩关于黄蜂的新发现,12年里母亲的头发长了剪短短了变长,父亲重新组建家庭开始认真生活,姐姐一点点变得矜持内敛少女心事如诗,而少年也长了痘痘胡子经历青春的悸动,甚至那个水管工都融入了这场时间旅程。

112
如果没有“拍摄12年演员自然成长”的噱头,这就是一部平庸的青春成长家庭片。前轻后重、流水账的160分钟剧情沉闷无比。通过提及每一个时代标志性的流行物(GBA、XBOX、Wii、iPhone等产品及哈利波特、暮光之城等流行文化)来反映时代变迁的这种做法生硬而刻意。形式意义远大于其本身水准。两星半

395
林克莱特是电影节最具持久战能力的导演了吧。时间让小孩成长,让男神老去,看母亲的角色瘦了又胖,胖了又瘦,12年在3小时的电影中那么呈现出来的时候还真是有点残酷呢。

296
mlgb!在柏林看片的!老子嫉妒你们!观影体验比去年的阿黛尔还要好! 电影是什么?是诗?是歌?回归本质,电影不就是用来记录时间的载体吗。理查德·林克莱特用了12年,就这样絮絮叨叨,就这样风轻云淡,道尽了电影最本质的魅力。短短三个小时,就经历了一个人的整个青春。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