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玛娜娜,一个50岁的家庭主妇,挣扎于一个两难困境中——她不得不在她的家庭生活和多年来难以自抑的写作热情之间作出选择。最终她决定跟随自己的热情,投入到写作中去,为此在精神与肉体上都做出了牺牲。
获奖情况
- 费比西奖 费比西-发现奖 提名
- 天坛奖 获奖 安娜·乌鲁沙泽
- 天坛奖 最佳女主角奖 获奖 娜塔·墨文耐兹
- 长片首作竞赛 获奖 安娜·乌鲁沙泽
- 当代电影人单元金豹奖 提名 安娜·乌鲁沙泽
- 影展之最单元最受欢迎影片 获奖 安娜·乌鲁沙泽
- 银屏奖 最佳亚洲剧情长片 提名 安娜·乌鲁沙泽
豆瓣短评

2
北京电影节上得了好多奖,把女导演高兴坏了

歇斯底里

7
8.5分。压抑的家庭生活,狂热的写作冲动。女人在有限的家庭空间里通过想象延伸界限。她需要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她抄袭现实、跟随想象与梦境。丈夫以所谓爱囚禁她,她的任性间接害死爱慕者,父亲对她的缺席延伸到其后代。结尾戛然而止。母、妻和女的多重身份像枷锁让亦是作家身份的她幻化成魔。03/23

创作者都是咬住自己尾巴的蛇 黑暗处反噬自己

8
“电影节精华”中展映的荣获过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的格鲁吉亚影片。表演、摄影俱佳,问题是年轻的女导演想表达的东西过多,或者对主要的问题和人物自己还没有想透。

2
男权社会对女性思想的压制

3
概念比较浅薄,好在完成得不错。

4
一部完成度不错的心理惊悚片,片子要讲的是童年毁一生,只是借了作家写作遭遇家庭的阻力,没人了解她写了什么,导演一直在作家的困惑上兜兜转转,也没能用剧情把要讲的主题讲出来,最后只能安排一个角色用嘴强行解释所有的疑问,给小说的内容和女主角的经历做一个心理解析,把导演想表达的主题说出来。

1
惊艳的处女作杰作。剧本,摄影,配乐都是见够功力。小细胞滋养长成巨兽到撑破空间。配乐、摄影机运动由简进展到极简。艺术的仙人掌,总是刺痛生活。

2
大失所望。稍有觸及女性創作空間問題,描寫了女主角書寫情慾,為了擁有自己的房間而瓦解其家庭的過程。但也把她置入無窮盡的俗套中。例如精神病的母親指向宿命,自主的女性必是六親不認的吸血鬼,把創造力與瘋狂著魔非理性劃等號⋯⋯ 結尾可會是一個瘋狂藝術家在狼吞虎嚥中面臨「麵包」的問題?

2
不論是女主角還是整部片都有些鬼魅和著魔的感覺。女性的自我覺醒原來是基於自身經歷的複寫。另外,女主角的丈夫這一角色的刻畫還蠻到位的,讓人感受到世俗的氣味。

1
作为处女作还不错,只是节奏感稍微差了些,对于家庭主妇与女作家双重人格的描摹欠缺一些深度。妈妈需要一间自己的房间,女儿很漂亮敏感,很可能成为第二个manana。#BJIFF #娘T女导演镜头下的女人都很美并带点中性气质 #女出版商也很stylish

其实主题和《玩偶之家》的娜拉出走一样,一个女性逃离家庭选择自我生活的过程,中途却总是被家庭所羁绊以及斗争。与此类似的还有现实里那位自驾出游的苏敏阿姨,都代表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抗争……3.5

2
interesting。表演 摄影 打光 构图 色彩一流 精神分析。原本以为是一个梵高式的故事。缺点是对于父母童年的前史交代不够 monster的形成没有说服力 猜想:为什么一本在写的新书需要翻译?女主一开始的目标就是父亲?店主的自杀是想象吧

虽然不知道女主角是不是天才,但电影让我们相信女主角心中有东西要迸发出来,谁也挡不住。

小成本范例。

3
缺乏爱和关注,把女人变成了怪物。manana说她在梦里看到一个黑色的长方形,将她吸入,困住她,恰巧这个方块变成助听器出现在她爸爸的脖子上。manana的某些镜头让我想起了我妈妈,我心里非常难过。

3
一个把欲望压抑在厨房与爱之中的女性 如何一步一步变成怪兽 利用身边所有人和所有元素 继续创作。可以说是自私,也可以说是孤独。每一次创作都是对自身的映射,如果保护身边人和保护才华相互矛盾,如果才华还不确定是不是才华,该怎么办?另外在这一届bjiff里,也许会成为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部电影吧。

非常喜欢。A woman has to write. 不管她有没有写作天分,也不管她写的是不是廉价色情小说,无非是女性在自我挣扎的一点努力罢了。女主凝视镜头的时候,非常像拉布拉莫维奇,有种东欧女性坚毅的脸。构图和摄影非常考究,特别是声音设计很有亮点,作为处女作来说很强了。

很惊艳的处女作,把创作过程中的幻灭与恍惚plus身为母亲的焦虑(又加上童年阴影真的有点多了…)得到神奇的氛围;虽然大量用台词营造氛围确实不够高招,但氛围整体是完整而吸引人的。配合公寓与城市神奇的空间关系以及漫游城市的段落,摄影做得特别好;表演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