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凯特瑞娜·巴尔夫、朱迪·丹奇、杰米·多南、塞伦·希德和新人裘德·希尔主演,讲述1960年代末动荡时期,一个在贝尔法斯特长大的男孩的故事。
多南和巴尔夫饰演一对富有魅力的工薪阶层夫妇,他们陷入了混乱局势中,丹奇和希德饰演诙谐活泼的祖父母。
获奖情况
- 最佳欧洲电影 提名
- 最佳原创剧本 获奖 肯尼思·布拉纳
- 最佳导演 提名 肯尼思·布拉纳
- 最佳影片 提名 劳拉·伯威克 / 贝卡·科瓦契克 / 塔马尔·托马斯 / 肯尼思·布拉纳
- 最佳音响 提名 詹姆斯·马瑟 / 西蒙·切斯 / 尼夫·阿迪里
- 最佳女配角 提名 朱迪·丹奇
- 最佳男配角 提名 塞伦·希德
- 最佳原创歌曲 提名 范·莫里森
- 电影类 最佳编剧 获奖 肯尼思·布拉纳
- 电影类 最佳导演 提名 肯尼思·布拉纳
- 电影类 最佳剧情片 提名
- 电影类 最佳女配角 提名 凯特芮娜·巴尔夫
- 电影类 最佳男配角 提名 塞伦·希德 / 詹米·多南
- 电影类 最佳原创歌曲 提名 范·莫里森
- 电影奖 最佳英国影片 获奖
- 电影奖 最佳剪辑 提名
- 电影奖 最佳影片 提名
- 电影奖 最佳女配角 提名 凯特芮娜·巴尔夫
- 电影奖 最佳男配角 提名 塞伦·希德
- 电影奖 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
- 最佳服装设计 获奖 夏洛特·沃尔特
- 最佳美术设计 获奖 吉姆·克雷
- 最佳编剧 提名 肯尼思·布拉纳
- 最佳外语片 获奖 肯尼思·布拉纳
- 最佳赎莓奖 提名 詹米·多南
- 最佳电影导演 提名 肯尼思·布拉纳
- 电影奖 最佳群戏 提名
- 电影奖 最佳女配角 提名 凯特芮娜·巴尔夫
- 最佳电影制片人奖 提名 劳拉·伯威克 / 贝卡·科瓦契克 / 塔马尔·托马斯 / 肯尼思·布拉纳
- 最佳群戏 获奖
- 最佳原创剧本 获奖 肯尼思·布拉纳
- 最佳剪辑 提名 乌娜·尼·唐海勒
- 最佳导演 提名 肯尼思·布拉纳
- 最佳影片 提名
- 最佳摄影 提名 哈里斯·杰姆巴鲁克斯
- 最佳青少年演员 获奖 裘德·希尔
- 最佳女配角 提名 凯特芮娜·巴尔夫
- 最佳男配角 提名 詹米·多南 / 塞伦·希德
- 最佳美术指导 提名 克莱尔·尼亚·理查兹 / 吉姆·克雷
- 观众选择奖 获奖 肯尼思·布拉纳
- 最佳剪辑 提名 乌娜·尼·唐海勒
- 最佳摄影 提名 哈里斯·杰姆巴鲁克斯
- 最佳选角 提名
- 最佳音乐 提名
- 突破表演 提名 裘德·希尔
- 最佳女主角 提名 凯特芮娜·巴尔夫
- 最佳女配角 提名 朱迪·丹奇
- 最佳男配角 提名 塞伦·希德
- 最佳服装设计 提名 夏洛特·沃尔特
- 最佳艺术指导 提名 吉姆·克雷
- 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 提名
豆瓣短评

75
不用去和罗马比,每个人的私人故事都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贝尔法斯特甚至比罗马更让我共情,最后20分钟爆哭。小男孩很灵。

44
笑、泪、爱、离别都揉进了琐事里,这是布拉纳童年的创伤、是他写给故乡和亲人的情书,也是他在这个分裂混乱冷漠的世界里,送给观众的礼物。#爷爷和奶奶演得未免也太好了。#口音真的有点难懂,打算做个中文字幕

98
之前有人说这是另一部《罗马》,感觉被误导了。质量上未免差得太多。整部片子豆很匠气,太过设计感了。风格也有点不统一。

9
北爱尔兰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宗教斗争以及历史成因,是英国偏特例的一个行政区。暴乱与不安曾一度困扰着这个地区,成为了难以解决的社会性顽症。《贝尔法斯特》通过做旧的黑白画面,以一条街巷一个家庭的视角,影射了整个北爱尔兰的固疾,有力且深刻。

83
非常私人的回忆,从电影的精致程度就可以看出导演对这段记忆的如数家珍,即便故事的背景是纷乱的时代,但孩童的视角总能让人感受到一份纷扰中的天真烂漫。最喜欢的就是影片中主角在看电影和戏剧时画面忽而转为彩色,让人深切的感受到光影对导演儿时举足轻重的意义。

58
现在乡恋电影的门槛这么低了?

100
#TIFF 2021#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叫故乡的城,对阿方索·卡隆来说是罗马,对肯尼思·布拉纳来说就是贝尔法斯特。那些离开的游子,那些留下的故人,在时代的洪流里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总有人写点什么拍点什么,当打开历史的小盒子,里面满是珍藏的私人回忆。朱迪·丹奇得奖时刻再现。

63
像是春日午后小憩时做的一场梦,亦或是多年后翻起的一本童年相册,那些儿时粉红色的回忆一下子涌上心头。它和罗马还是不一样的,卡隆的记忆里有痛苦的部分,到了这里无论是纷乱或者别离都谈不上痛苦,无非是一皱眉头的惆怅,剩下的只有畅想着的和小情人无限的未来。

57
Go. Go now. Don't look back. I love you, son.

59
一部《人的迁徙》。多数电影聚焦移民以后的生活,《贝尔法斯特》则关注决定移民前的犹豫和挣扎。感动都来自我个人非常相似的经历,哭瞎了,评分很私人。

68
没有功劳,更没有苦劳。我就特别纳闷儿年代戏年代感的还原有那么难吗?《间谍之妻》好歹还有那么一两场室外戏而且是真的有布景的,到这儿就一条街!?而且一条街都做不好?定场镜头就靠黑白滤镜航拍21年的贝尔法斯特(你看那个星星点点的光就知道那他妈绝对不是69年的样子)?妈呀……整个片子里其实一家人遇到的危机不少,问题就是您拍不出来啊。哎呦家里那叫一个体面整洁啊,这他妈是欠一屁股债的人住的地方吗?麻烦不要自我感动了好吗?别说《罗马》,《八月》都比这个强。

12
简化版罗马 我的故乡往事

57
又一部奥斯卡呼声高的怀旧影片,在金球奖中获得最佳编剧奖。演而优则导的导演自己也出演,非常用心地再现了对自己故乡—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及60年代的童年生活的怀念,各方面的制作都很精致。可能所说的地方和时代与我们太远了,非英国的观众,似乎难以被感染许多。

20
乱世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些东西总是能让人在失望中撑下去,小男孩让人想起四百击,音乐有趣。

36
正在读一本90年代国内拼死偷渡去美国热潮的书,不是说人的suffer可以分出高下,但是就,不太能relate从爱尔兰搬去英格兰升职加薪还给房子的痛苦。

34
“好哭”,“儿童视角”,“怀旧”,“爱上电影的过程”,“老戏骨演技教科书”简直是照着奥斯卡checklist 拍的,还好小孩子是可爱的。

32
这几年冲奥电影的共性就是“nothing happened”。

21
影片有些过于刻意了,人物都带着一种弧光,仿佛都生活在滤镜之下。肯尼斯•特拉纳这次的风格有点儿向特伦斯•戴维斯靠拢,但构图与运镜又有着极大的不同,不得不说影片的画面一流。

18
很喜欢这部电影,没懂为啥评分这么低。也许是在英国待了很久,也去Belfast游览过,所以我能共情到这一份乡愁。配乐和John Wayne都超有年代感。非常多有趣的台词,尤其是爷爷,真是位deep thinker,导演的童年投射很多。“For the ones who stayed” “For the ones who left” “For all the ones who were lost”,很受触动,其实单纯从触动的角度来说,本片于我而言比《罗马》要共情的多。

2
非常喜欢。以小男孩的视角讲述了那个年代的混乱时局,但妈妈的清醒、果断有魅力加上爸爸努力的寻找出路,还是使人看到希望。妈妈实在是太漂亮了,那种古典的、经典的魅力,爸爸后来也发现很帅啊,有点保罗·纽曼的样子。